電影《父後七日》
老實說,其實我一直不大敢看這部片,倒不是怕勾起回憶裡的畫面,當然這也是理由之一。
最大的障礙是,我很怕一身披麻帶孝的造型,感覺很怪,可能是小時候殭屍片看太多,有陰影,怕死人會突然從棺材裡蹦出來,而最接近棺材的,就是一身披麻帶孝的那一群人。
只是想歸想,前幾天朋友約看《父後七日》時,倒是沒考慮太久,心情像是愛看鬼片的膽小鬼,有人陪,怕什麼。
《父後七日》這部電影很特別,一開始就用了帶點喜感的音樂揭開父親死亡的訊息,道士悠然的華爾滋也讓死亡在此時多了點戲謔的輕鬆。
如此的鋪成,成功消融了我在進戲院前內心的陰影,少了恐懼,多了點幽默看待生死的心境,電影也由此揭開序幕。
道士阿義的角色最成功,完全撐出了這個角色近百分百的發揮,個性鮮明,長相喜感,讓我原本印象中B咖的演員,有了完美A咖的表現。
女兒阿梅的個性也很討喜,小聲說,我喜歡這類女孩的個性,有能力但不強勢,能登國際也能鄉土俗的好女孩,典型上的了台面,下的了廳廚的好女人。
哥哥大志的角色還算喜感,只是有點小可惜,電影裡交待他與父親的感情過少,所以有點撐不起最後掩面而泣的力道。
阿琴的角色蠻讚的,大剌剌的個性很具鄉土味,在她身上能輕易找回都市缺少的人情味。她扛了不少電影的笑點,還算稱職的甘草人物。
表弟小莊的角色有點可惜,好不容易用母親用興趣與道士阿義搭上了線,卻沒能在最後開花結果。也許是我期待太高,可能是「叫哥哥」那段讓我笑出聲,難免會開始期待後續師徒的發展。加上小莊媽媽又是道士阿義無緣的情人,導演也花了不小的篇幅開了情史笑梗,卻未交待阿義與小莊媽媽後續的情緣,這段浪漫似乎落的有點虎頭蛇尾。
想說的是,《父後七日》算是一部相當具誠意的國片,電影過程中不時有亮點,成功引起觀眾一波又一波的情緒。笑中帶淚,淚中帶笑,近乎無冷場的劇情讓人不難想像「林榮三文學獎」首獎作品原著的精采程度。
印象深刻的一幕,是女兒阿梅載著父親遺照經過大橋時,阿梅回憶起父親為自己臨時慶生的畫面,成功道盡景物依舊,人事全非的陣陣心酸感。
只是容我雞蛋裡挑骨頭一下,可能是電影起了漂亮的頭與精采的中段內容,讓我開始期待結局導演要給我上的是什麼人生大菜?
就我個人的觀感,結局應該能再深刻一點,父親走後的七天,第七天的處理似乎太過匆促,感覺有點像是梗都用完,所以只好如此般的簡捷。電影末尾,如果導演想表達的是對生命的無力感,是日子還得過下去的無奈感,那阿梅與朋友喝酒那段,似乎加的有點贅。
結局的力道如果能有阿梅在橋上與父親那段回憶與真實的情感力道,感動的尾勁一定會教人更加深刻。
總結,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國片,也是少見笑談生死的好電影,強烈建議親子偕同欣賞,一方面同遊,一方面讓小朋友及早看見生命的盡頭,讓他們自然而然思惟親情的珍貴,也讓每個人都能在親見死亡的末路儀式後,更能擁有笑看生死不過彈指間那般遼闊心境,那般豁達人生……
(攝影、文字 / 塵襲)
‧塵襲2010年最新生命勵志小說《極地之光》
http://heavener.pixnet.net/blog/post/27121344
XXXXXXXXXXXXXXX
(当应念:OM MOLI ZHIYI , SO HA。。。。每天口念,心念千次,万次!!!)
(OM GURU LIAN SHENG XITI HOM。。。。。。今天起,千次,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