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年代的洗脑歌
作者/梁友瑄专栏 Apr 27, 2011 12:47:00 pm
【一种意见/梁友瑄专栏】故事要从某年在台湾某间大学举行的侨外生春节聚餐开始说起。侨外生,在台湾的脉络简单来说就是本地生以外的学生,他们多为飘洋过海到台湾念书的外国人。每年,不少台湾的大学都会为侨外生办一些活动,联谊也好,解乡愁也罢,这些离家太远的人,常因此得以聚在一起。
春节聚餐就是其中一个这样的活动,除了餐叙,通常还会有奖品丰厚的抽奖活动以及来自世界各地侨外生呈现的余兴节目。就这样在一道道佳肴、表演节目以及得知被抽中(或没抽中)后的欢呼(或扼腕叹息)中,为了最后一刻才颁发的首奖,大家都挺有默契的留守到最后。
忘了在吃哪一道菜的时候,轮到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学生上台演出。她拿着吉他自弹自唱了几首歌(忘了是什么歌),在唱最后一首歌之前,她对着台下的观众说:“因为我是来自马来西亚的,我想唱一首马来歌给大家听。”
她唱了一首相信不少人都熟悉的歌曲,只要我们曾活在马来西亚的90年代,扭开家里的电视机(尚不是需要付费的Astro时代)等待下一个节目时,电视机常会播的“Sejahtera Malaysia”。
她很用心的唱着,那些歌词和旋律我也都还记得。席间有同学是南马人,可能常收看新柔长堤另一边的电视节目,因此他们并不熟悉这首歌,但大家都有点错愕,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凝聚共同情感的唯一信号?
该给什么反应呢?如果这时候对面坐着台湾同学问我这歌的意思,我想我会更羞于启齿吧?要怎么跟他们解释,那些进驻在我童年、少年时光朗朗上口的共同记忆是我在台生活多年后,才后知后觉那是政府用来“教育”人民爱国,忠于政府的爱国歌曲?
多年后我曾仔细检视这些爱国歌曲的歌词,不管是“Sejahtera Malaysia”还是“Setia”,不外是教育我们要爱国、服从领袖、万众一心、愿意为国牺牲云云的内容。优美的旋律是糖衣,拨开糖衣,底下潜藏的则是当局想要灌输给人民的思想,好听是教育,难听叫洗脑。
大众媒体、学校团康强力放送这些爱国歌曲, 无孔不入地渗入我们生活。多年后,它成为许多人记忆中的一部份,成为我们怀念那个时代,或要呼唤群体的共同情感时得发出的信号。
这些信号随着离乡背景的马来西亚人遍布世界各地。身在异国唱这些歌,很多时候其实是用来纾解乡愁的,只是那不禁让人觉得讽刺。那不是歌手的问题,而是连我也悲哀的发现原来除了“Rasa Sayang”外,竟也没什么别的大家都熟悉可以一起唱的马来歌可以介绍给外国朋友。就连梁静茹、光良和戴佩妮三人在台湾的综艺节目被要求唱马来歌时,唱的也是另一首脍炙人口的爱国歌曲“Setia”(还被台湾人误以为是马来圣歌),怎么在不经意之间竟都表现得那么忠君爱国(实际上却不知为何而爱)呢?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挺难堪的。
执政者打造一言堂氛围
除了对友族文化的认识不深(或者可以说是苍白),也许很多人并不自觉这些爱国歌曲早已透过优美的旋律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悄悄植入了一个执政者最爱的关键词:“服从”,当然也成功协助打造了马来西亚一言堂的社会氛围。
总之质疑是危险的、批评是不对的、服从是安全的、不同意我的就是错的。这样的氛围持续透过不同的歌曲和口号被维系着,最新的一招想必你我都熟悉,那就是“一个马来西亚”。
从“一个马来西亚”的爱国歌曲到那斗大的“1”,整齐一致并且无所不在,要你在嘴巴上爱国,大街小巷插满国旗爱国,但你可曾想过这种无时无刻必须被提醒的爱,其实更像对彼此没有安全感才会大声嚷嚷的空洞宣言?
更甚的是在这“一言堂”的社会氛围中,许多人并没发现自己的行为可能早已被潜移默化,导致他们在一些关键时刻竟不自觉挥舞着服从权威或者打压异己的旗帜。
只要意见不同的就是敌人,他们甚至不愿意花那么一点时间耐心倾听别人的意见,然后理性讨论,不知为何总要像刺猬般的自我防卫着,先伤害别人以免自己受伤。
脆弱得无法承载异见
我们是“多元”种族的社会,但这个社会的声音其实“单元”得可以,种种“多元”的口号只是遮羞布,却遮不住这个社会尚无法承载更多元与不同意见的心虚和彷佛一碰即碎的脆弱姿态。(那要贴个“小心易碎”的贴纸吗?)
走笔至此,不禁想起近期马来西亚歌手光良、林宇中、张栋梁在选举期间为国阵站台所引起的风波,检视许多网友在这些歌手面子书上留下不少人身攻击的谩骂,或是歌迷回应的:“一个国家的人民连自己的政府都不支持,别人还会尊重他吗?”等言论,纵然让人遗憾,却一点也不该觉得意外,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的寒冬很早就开始了。
也许是时候来想一想,这些洗脑歌,究竟洗掉了我们的什么。
(梁友瑄是文字、影像工作者,现是台湾艺术大学电影系研究生。 )
*********
控制舆论,控制报章,电视台,电台。。。一切一切。。。居室要你做一个无声的傻瓜,一个可以让他们滥权的社会。。。。。。
换掉!!!!!
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