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ember 5,2012 02:08
Skyfall-殞落的天空有龐德頂起
走廊的盡頭突然出現一個拿槍的身影,依照往例,這個人一定是Bond,因為這是他的電影,由他來展開第一幕是理所當然,但光線陰暗,你只看到他的身形,不太確定他的面目,直到這個身影往鏡頭走近,哎呀原來真的是Bond!
儘管這個鏡頭大概三秒鐘不到,緊接著的三分鐘內發生了更多的事情--在混亂的伊斯坦堡市區內追敵、同伴接應、飛車追逐(從悍馬車換到重型機車),追逐戰還一分為二雙頭並進、加入總部MI6的遠端對話後又變成三方推進,Bond追上了火車頂還有怪手充作武器,最後的最後,Bond被同伴誤射,序場結束。
類似的鑿戰在007電影中一點都不稀奇,但讓人玩味的是,最開始以黑影(Shadow)現身的Bond。
這種從暗處走出來的手法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在後面長達兩個半小時的篇幅裡,導演Sam Mandes用很多不同的光影技巧,讓Bond以逆光的剪影形象出現,印象最深刻就是Bond在上海市一棟商辦大樓上,與另一特務近身肉搏,大樓外牆的LED投影映出兩個看不清面目的剪影。
JamesBond以俐落身手和萬能應變能力,在電影銀幕上縱橫了五十年,這幾乎像是英國創造出來的一個英雄人物,一個活在諜報世界裡的不死傳說。不知是不是受到Chris Nolan的影響,來自美國漫畫裡善惡對決、邪不勝正的單純故事都能折射出那麼多思考空間,那James呢?
其實從Daniel Craig接演的第一部007電影(Royal Casino)開始,我們就看到一個不同以往的James Bond。
我承認,剛看到這位新任007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天哪也太醜了吧!」儘管預告片大賣Daniel大秀肌肉走在陽光沙灘如同出水芙蓉一般,還是無法說服人去接受一個沒有迷人外表的賣肉男。直到真的看完了Royal Casino…
長得遠不及Pierce Bronsnan那樣瀟灑倜儻的Daniel,果然沒有愧對一身橫肉,雖然他不像Pierce style那樣行雲流水地克敵制勝,少了點從容但卻多了幾分寫實,具體展現「肉搏」而非「智取」的肢體力量;放真感情深深愛上Eva Green的劇情,也有別於過去007遊戲人間的風流超脫,有血有淚的Daniel style深植人心。
第二部作品Quantum of Solace我個人覺得鋪陳「量子恐怖組織」過多,對於James Bond角色反而沒有多做延展,故在此跳過不談。到了Skyfall,作為五十周年紀念電影,Sam Mandes在前人將James Bond轉型成血肉英雄後,又繼續挖掘這個角色背後的深義,就是英國情報典範。
序場開始,畫面交錯剪接伊斯坦堡市集的陽光追逐戰與倫敦MI6總部壟罩在陰雨中的對照,因為M失職而要交接管理MI6的新任頭頭Ralph Phience被Bond質疑只會坐辦公室。(但他後來在緊要關頭替還沒卸任的M擋了一記子彈,扳回一城。)
最明顯的,莫過於Ben Whishaw飾演的新任軍需官Q和Bond的一段對話:
Q: I can do more damage on my laptop in my pyjamas than you can do in a year in
the field.
Bond: Then what do you need me for?
Q: Every now and then a trigger has to be pulled.
後來,Bond為緝捕逃脫的反派Silva時,Q坐鎮基地循無線電訊號指示路線時,還有賴Bond以蠻力撬開一扇上鎖的門,才得以脫逃不被地鐵輾死,這個小橋段也道出一線情報員不可被高科技取代的價值。
James Bond出生入死的情節觀眾都看多了,甚至是「死而復生」(resurrection),也不是第一次。但在Skyfall裡,卻是M的決策給Bond賜一回死亡,中後段真相大白,原來射殺Bond另有其人,一番抽絲剝繭後卻又發現,兇手竟是另一個曾經被情報世界賜死的產物。
由Javier Bardem飾演的反派Silva,其實就像一個自情報組織衍生出來的鬼魅,他曾經是最優秀的探員,但在情報的世界裡,沒有永遠的輝煌,就如同James Bond也會(詐)死一樣,然而Bond死而復生,Silva卻被「猶如疾病的生命」纏著不放,他對於母體(M或MI6)的同歸於盡心理,像是新舊世代交替的必然衝突。
到這裡,Skyfall的反派角色已經超越傳統007電影的「正邪」設定,Silva和Bond的立場並無關對錯,只有價值選擇。
影片中段,M到西敏寺面對國防部長的調查質詢,情報組織有其不科學之處,如同shadow,但卻也保障廣大國家社會免於更大的shadow,同一時間,Silva就在陽光下佯裝執法者大鬧倫敦地鐵,大舉進逼西敏寺,Bond則還地在地下力抗傾圮的地鐵軌道還有贏面衝來的火車,三個場景的剪接雖然不及Argo後段來得緊張緊湊,但一對照起來,讓人對M讀詩的神情更加肅然起敬。這一場戲的企圖心絲毫不輸the dark knight的雙船賽局。
有趣的也是,在這個中段高潮之後,整部電影的節奏突然轉向,James Bond帶著M展開千里逃亡。Bond帶著M回到Scotland童年老家的房子,捨棄一切007應該有的資源和優勢,展開因陋就簡的困獸反擊…
就戰略角度來看,這一段其實也沒有瑕疵(因為總部的一切資源都不能使用),只是從典型的007劇情結構來看,這一段完全是新的奇想。有一天,007竟然得真的拋開既有資源,用很不007的方式迎敵,那也是只有在Sam Mandes設定的命題當中,才有可能出現的情節。
我想這一段大概也是這部片會給人評價兩極的地方,這場最後的戰役,完全沒有更新穎的武器和爆破,但卻暗藏更多玄機。
在先前的部測驗中,Bond對Skyfall的直覺反應只有結束(Done),也預示了一連串的新舊衝擊,將在這裡做一個了結,只會有一個價值從這裡延續下去。
因為劇情設定,讓Javier Bardem飾演的反派多了更深刻的層次,他和M的母子關係也使得M這位不苟言笑的情報頭子多了人性,被關在牢裡的Silva詭譎對M喚出"Mother!"時,Judi Dench的演技真是讓人讚嘆!私心覺得,Javier Bardem的確可以列上有史以來演技最好的007反派,但Skyfall中的最佳演技獎我還是要頒給Judi Dench。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一集的龐德女郎實在太弱,甚至打趣說M才是龐德女郎。這一集裡Bond的香豔戲都是點到而已,有點像是Sam Mandes對於007故事框架的交代,但也像是一種叛逆的回應。過去所有的龐德女郎無論是戲份再怎麼吃重,也只有一集的生命,每個龐德女郎,哪怕是扮演007遺憾一生的真愛的Eva Green,也不可能回鍋再演出。
再怎麼多元海選出不同風情的龐德女郎,最終烘托的還是Bond一人,那不如乾脆淡化這個角色的戲分。就算Severine 這個角色只出現了一下子,但難忘Bond在澳門賭場內對她說:「假裝勇敢的女人我看多了。」007電影裡面有太多性感的蛇蠍美人,但在這一集裡面,這句台詞也像是對M一貫的堅毅形象意有所指。
影片最末,大英帝國的國旗和Bond的身影並立,猶記得倫敦奧運開幕的那段007開場,在Skyfall裡,Bond再次與童年告別,蘇格蘭小堡壘孕育的他,繼續效忠大英皇室,並且繼承M的精神,(M留下了披著英國國旗的英國鬥牛犬,不改她的冷峻詼諧,還有言外之音)
看到這裡,不禁對Sam Mandes更加佩服,多年前的American beauty直指美國家庭價值的矛盾,現在又能把大英帝國對於007這個icon的相依關係拍得入木三分,(查了一下才驚覺他是英國人啊!實在是American Beauty太經典)
近年幾部含有英雄元素或諜報元素的電影,在Skyfall裡都可以看到不少反詰,像是最前面提到,可能有受到Nolan的batman系列影響,逃亡段落甚至有一句台詞"the storm is coming"像是呼應TDKR,而相對於美系諜報片如Bourn系列,或Mission Impossible系列,Skyfall像是為007站穩了一個傳統的經典地位。
小小提一下,片中的幾場國外景,都選了亞洲,J說真是充滿東方主義,這個部份我想得不太深,反而覺得上海市和澳門兩個場景,分別以非常現代化的都會形象和看似象徵傳統氛圍的形象去表現,也許真的是西方視角的刻板印象,但也可以是個對照。
遙想以前,上戲院看電影的機會還不多時,每兩三年推出的007電影,是全家人難得一起到戲院朝聖的機會,每每看完,總要聽爸媽重新數一次他們年輕時最愛看哪一個演員詮釋的Bond,然後再聽他們零零散散說些關於007的知識。現在要看電影何其容易,打從Skyfall主題曲出現後,每天洗耳狂聽,上映當天晚上就搶著去看,看完才發現,這是我第一次沒和家人一起看007電影。
夜場放映完,頂著夜色低回這一切,卻在家樓下巧遇妹妹,兩人一打照面心照不宣地問:你剛去看電影了?果然,我們在同個地點看了同一場。一進家門迫不及待跟還沒睡的老媽說,姊妹心有靈犀看了同一場,卻換她怨怨地回:「都沒找我。」
(很想學Bond詐死的)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