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学主要是现代人面对死亡的困惑而设立的。以前的人有整个文化
宗教架构为人解释死亡是怎么一回事,举一个例子来说,今天有一个
印度教徒出世在恒河旁,他一生都环绕在恒河,他出生的时候用恒河
的水,用恒河来命名,他死了,只要他在恒河这火化,他就可上天了。
所以他整个宗教,文化社会已经帮他解释好,他的生死要怎样安顿,
就是要怎样「养生送死」,都讲好了。但是在现代的人面对社会的发
展和科技的发达,我们传统的很多信仰和信念都受到很大的挑战,然
后有些会被视为迷信,有些会视为没有存在的意义,一些仪式,一些
生活的习俗都在改变。所以一些养生送死的功能在急速的流失。我们
可以说在迈向一个在生活品质上越来越优越的时代,但是对生死问题
却是越乏无力。我们开始有很多疑惑,即使不是问题的也成为问题,
那生死学就是要去回应现代的这么一个困境-怎么样去整合世界不
同的文化,不同宗教对生死的看法,然后重新整合他的宗教本来要
传达的一个讯息跟面貌,让现代的人在生死的问题上有一个参考。
基本上生死学他并不赏试去作一个唯一标准的模式,这是不可能的。
比如说我去问十个人什么叫做美,十个人有不同的答案。有的人说花很
美,有的说小朋友的笑容很美,这些都很美。可是如果问他什么是最美
时,就开始起冲突,我说花比较美,他说山比较美,但是都是美,所以
在生死学上,我们可以提供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架构,让大家去沥青一
些迷思啊,最重要是对死亡的迷思,对死亡的恐惧,还有就是把死亡当
作一个禁忌的这样一个心态。而那些比较属于灵性或第四空间的事物,
我们倒不是要把它放大来探讨,可是很多人就习惯把生死学当作鬼啊
或神啊来讲,我们反而比较倾向清除一些因为避讳谈死亡而引起的一
些障碍,这些障碍一旦清除,基本上我们的生活可以获得一些改善。
这有点像回到人际关系,家庭关系都会获得改善,我们的生活就有所
改善,或者说这个人因为会去思考死亡,他比较会原谅,因为会去思
考死亡,他比较会看得开,因为会思考死亡,他比较会包容。在这个
活的问题解决过后,他死的问题就相对的更容易解决了。
就是如果一个人活的时候没有很多的挣扎,没有很多的怨恨,那他
死的时候就很放得下,很容易了。这个他死的部分,我们会从不
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来说,而不会特别说死了一定要去那里,但
是大家都这个好有兴趣,好想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