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1, 2013

全世界怎麼會有這款國家?殺害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搶奪人民財產,當作自己的黨產!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讓歷史發聲!學生團體籌辦二二八「共生音樂節」,首創「真人圖書館」,邀請受難者家屬講述家人的故事,與民眾面對面交流,強調「借人,不借書」,受難者家屬的肯定,認為該活動有助於讓更多年輕人了解二二八事件的真相。

▲「共生音樂節」開始前,現場5、6百名民眾,一起默哀約5分鐘,哀悼228受難者。(圖文∕楊萬雲)

心理創傷難平撫
儘管二二八事件過了66年,二二八關懷總會常務監事、受難者周金波之子周振才談到這段歷史,仍憤憤不平:「全世界怎麼會有這款國家?殺害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搶奪人民財產,當作自己的黨產!」周振才家共有阿公、阿爸、二叔3人,遭二二八事件迫害。當時國民政府對本土知識分子趕盡殺絕,當時他的阿公是基隆參議員,所幸有人通報才逃過一劫。

▲受難者周金波之子周振才表示,很多人因為228事件與白色恐怖而罹患受迫害恐懼症。(圖文∕楊萬雲)

沒想到最後反倒是他的阿爸、二叔被捉走,他媽媽挺著大肚子,急著帶錢到憲兵隊將他的阿爸贖回。至於他的二叔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阿爸回來後,二叔便慘遭殺害。周振才難過地說,很多人因為二二八事件,加上隨之而來的白色恐怖,罹患受迫害恐懼症,就像他的阿爸被救出來後,成天躲在屋頂小閣樓不敢出來,可見衝擊有多麼大。
百合成死亡之花
「(百合花)香味不再是清香,而是血腥的味道。」二二八關懷總會副會長,受難者潘木枝之子潘信行沉痛地說。他來自嘉義,當年父親擔任參議員,和政府談判,希望不要再殺害人民,沒想到竟因而遇害,與畫家陳澄波等4人在嘉義車站遭槍殺。潘信行對於那段認屍的過程印象非常深刻,當時媽媽抱著4個月大的妹妹,牽著4歲的他,前往嘉義車站領回爸爸的屍體。爾後,棺材停靈在爸爸所開設的醫院大廳,他和那副棺材共眠4天。為了去除屍臭味,醫院大廳擺滿百合花。潘信行說,直到現在,儘管百合花很美很香,他仍然非常不喜歡百合花,因為爸爸受害,對他來說,百合花不是純潔,而是死亡。

▲受難者潘木枝之子潘信行因為父親受害的陰影,對他來說,百合花是死亡的象徵。(圖文∕楊萬雲)

對於大學生舉辦「真人圖書館」,潘信行舉起大拇指,給予很高的評價。「真人圖書館」如同英國人在公園擺設肥皂箱,自由向社會大眾表達意見。潘信行不否認,有些人不理解二二八事件,但仍有青年願意正視這段過去,像這次「共生音樂節」,由學生自行籌辦,吸引年輕人關注,他深信有朝一日,二二八事件可以在歷史上發光。周振才肯定透過「真人圖書館」邀請受難者家屬講述故事的做法,有助於挖掘歷史真相。
深入瞭解本土故事
聆聽周振才的故事後,陽明大學學生游薪佑表示,在教科書上,鮮少著墨二二八事件,不過,傾聽受難者家屬的心聲和故事之後,對台灣這片土地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共生音樂節」壓軸是音樂晚會,主持人帶領現場5、6百名民眾默哀5分鐘,緊接著由甜星球劇團打頭陣,演出「讓風朗誦」戲碼,內容展現二二八事件對受難者家屬的衝擊。晚會陣容皆以母語創作或演出的團體,除了甜星球劇團,還包含舒米恩、拷秋勤、滅火器等團體。

▲甜星球劇團演出「讓風朗誦」,呈現受難者家屬內心的沉痛。(圖文∕楊萬雲)

「共生音樂節」活動,由台灣國家聯盟、台灣二二八關懷總會、台灣教授協會、獨立青年陣線主辦,台大、政大、陽明、東華、靜宜等5所大學的學生社團籌辦,期望透過舉辦音樂會的溫柔方式,喚醒更多青年和民眾重視二二八事件。



vvvvvvvvvvvvvvv


【記者許純鳳台北報導】一改二二八悲情懺悔的老調,二二八事件發生66周年之際,台大、政大、陽明、東華、靜宜等5所大學社團共同籌辦「共生音樂節」,透過音樂與受難者家屬面對面交流,推出受難者家屬為主題的真人圖書館,突破教科書冰冷僵化的教條,讓民眾對二二八有更不一樣的溫暖感受。
「共生音樂節」籌辦僅短短兩個月,活動發言人台大學生蔡憶穎解釋,「共生」有兩個層面,一是縱向共生,連結過去、現代、未來;另一方面是橫向共生,關心生活周遭的重要議題,他們透過靜態展覽陳列表述去年台灣發生的重要的社會事件,反學費調漲、反媒體壟斷、華隆罷工案等。「共生音樂節」副標題為:青年x超克x未來,蔡憶穎解釋,「超克」就是英文overcome(超越)的意思。
大家試圖理解社會發生的重要議題時,可能會遭遇困難,如同談到二二八事件,容易被貼標籤,副標加入「超克」,期許未來理解重要議題時,可以超越困境,發現真相。
談起發起「共生音樂節」的構想,蔡憶穎指出,大學之前的教科書,對二二八事件的敘述非常有限,許多人都是上了大學後,上圖書館、修歷史課程,才對二二八事件有更多理解,他自己就是修過歷史系課程,才明白原來二二八不僅是撕裂族群的印記,更是當年國民政府錯誤政策導致的後果。他依據台大歷史系老師周婉窈說法指出,二二八事件中有媒體壟斷的問題,不少新聞工作者也受害,有些青年參與維安,慘遭毒手,這些都是教科書沒提到的部分,二二八非單一角度可詮釋。有鑑於此,學生團體在台灣國家聯盟副召集人陳儀深牽線下,促成「共生音樂節」。
「共生音樂節」訴求為一般民眾和青年,與其他二二八紀念活動以遊行或制式儀式不同,「共生音樂節」規畫真人圖書館、二二八靜態展覽、音樂晚會。政大台史所學生吳亮儀參與二二八靜態展覽的策劃,因為社會對二二八事件仍有不同看法,吳亮儀和夥伴花了一個多月收集史料,查閱10多本相關書籍,統整出二二八的史實,以通俗的文字呈現。

▲靜態展表列台灣正在發生的社會議題,讓民眾掌握了解台灣現況。(圖文∕楊萬雲)

策畫「共生音樂節」的學生當中,也有二二八受難者家屬,東華大學華文所學生陳令洋的阿公是二二八事件的受難者。
陳令洋提到,儘管阿公很幸運逃過一劫,沒有慘遭殺害,但是阿公為了躲避國民政府捕捉,逃亡長達兩年,他透過阿媽的口中,才知道這段過去。
陳令洋認為,教科書表述二二八事件,多以分析角度出發,比較冷感,若要讓受難者家屬有獲得平反的感受,不單國家領導人出面道歉,希望未來仍然不斷講述這些受難者的故事,讓歷史事件保有溫度,透過不間斷述說歷史,讓後人記取威權統治的教訓,別再重演歷史悲劇。

▲共生音樂節邀請滅火器(圖)、舒米恩、拷秋勤等以母語創作為主的樂團演出,期望透過音樂會,讓更多青少年關注228議題。(圖文∕楊萬雲)


 - 台灣立報徵文啟事

 台灣立報歡迎您投稿,詳情請參http://www.lihpa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