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3, 2011

看纽约性教育大纲才知国内(中国)是小菜

看纽约性教育大纲才知国内是小菜
(2011-10-27 22:48:37)



从明年开始,纽约市所有公立中学近20年来首次将性教育课列为必修课。美国家长说,这本来是一件好事,然而,在23日媒体披露了部分课程内容时——尺度大得令人惊叹,旋即引起轩然大波。这不由让人想到,前些日在我们国内,热议的有关“性教育”问题。同样,也是因“尺度”引发争议。

那么,同样“尺度”问题,有无差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如果拿纽约性教育大纲跟我们国内作横向比较,你会惊叹,人家米国那才叫真正“大餐”,我们(中国) 连“小菜”都不是。我们的性教育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算个屁?

当然,这完全跟国情有关,跟文化有关,跟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有关,可同样是教育,同样是人,差距这么怎会这么大呢?我们不说米国那样直接就好,也不讲我们含蓄就差,不过,参考一下,反思一下,还是很有必要,很有价值的。。。
我们先看下,纽约有关性教育各方面情况:

课程要求:
1、据悉,该课程的最小学龄儿童为11岁,但是内容令人咋舌。比如,11岁和12岁的学生要判断一些性行为的风险等级,包括使用安全套、润滑剂性交和法式接吻。
2、课程还建议青少年学会利用一些资源,比如哥伦比亚大学网站的“提问爱丽丝”栏目来咨询性知识。如性虐游戏、脱衣舞女郎、性体位、兽奸等
3、学生还需学会到诊所就医,参加节育和性病测试,并将其记录下来;学生还要能够列出商店货架上安全套牌子的名单,比较它们的价格和润滑功能等。

4、在纽约高中里分发避孕套已经有20年的历史了,而根据新大纲,老师将第一次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示如何使用避孕套。纽约市教育局和卫生局还合作雇佣“安全套协调员”,年薪8万美元,向中小学生们发放安全套


现状调查:
有报告显示,纽约市41%的青少年承认在9年级时就有过性行为,而58%的青少年称在12年级时有过性行为。根据政府的统计数字,纽约市非洲裔和西语裔学生的教育和就业问题严重,而且这两个族裔的少女更容易意外怀孕,也容易感染性病或者艾滋病。另外一项统计显示,美国每4名15-19岁的少女中,就有一人感染性病。黑人女孩感染率为50%。如今,纽约将性教育列为必修课程是政府减少青少年怀孕及感染性病的举措之一。

政府态度:
面对各界的质疑,纽约市教育局局长丹尼斯·沃尔科特发表声明称,教育局的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止意外怀孕或艾滋病等疾病的传播,有必要将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从小教给孩子们。课程里面除了一些比较深入的性教育之外,节欲也在被教授的行列。
纽约市市长布伦伯格对性教育课颇为支持。他甚至放下狠话,不喜欢这个课程的人,可以把他们的孩子从性教育课堂上带走。他称,纽约非婚生儿童的出生率和性疾病传播率很高,政府有责任要做些事情。

“如果我们不做,那就是我们的耻辱。”布伦伯格说。

纽约市副市长琳达·吉布斯也立挺这份课表,她说:“我们在教导孩子推迟性生活开始的时间。如果他们选择开始,那么他们会学到正确的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能看出,美国性教育是开放的,超前的,当然教育方向必须与社会发展和现状是同步的,但从政府的态度来看,我们能感受到,纽约市政府对这一“性教育试点”支持和强硬的态度。虽然只是对教育很小一个方面的关注,可政府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高度,市长认为这不只是一个教育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在这些方面,我们国内是需要借鉴和加强的

在今年9月初,我国教育部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大学生性教育和恋爱教育走进课堂,并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这一通知立刻引发社会关注。

记者走访了几所高校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各校也不一样。有些学校,只是通过心理学公共课“夹带”讲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性教育、恋爱教育的内容少之又少;而有的学校,会花3~6个课时来教授“大学生性心理发展”、“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等,讲得中规中矩;在另一些学校,遇上“大尺度”教授,在恋爱和性教育一节会投入更多的课时,讲得“更深”、“更透”。

“爱”好讲,而“性”却难以把握,到底应该怎样讲,讲到什么程度,一部分老师竟说还吃不准。大学老师都在“性教育”的开展方式和尺度上纠结着,可想而知我们的性教育在中小学是个啥情况便显而易见了。有教育人士曾表示,“性教育”只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滴水。那我们的中小学的性教育可能还是H、O离子呢,还未结合成水分子。。。

我觉得,我国(中国) 在开展性教育时,恐怕是限制和顾虑实在太多了。有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制约,有经济和教育的滞后,还有政治和制度的干涉。所以才裹足不前。

其实就那么点事儿,早些告诉孩子也好,至于会出啥问题,出了问题再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吧,改革不都是这样吗?比方说:一句“我想做爱”,国人非要说成“我想那个”。什么这个,那个的?或许这正是我们与米国的差距吧!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dd0f370102dwv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