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27, 2015

教育视窗

教育蓝图五大愿景与转型     蔡维衍博士
2012911日,首相纳吉推介了今后13年(2013年至2025年)的教育大蓝图初步 报告,华总也成立教育大蓝图研究小组,以便提呈意见。在研究小组公布建议之前,笔者就教育大蓝图的5大愿景及11项转型计划的课题提出一些浅见:马来西亚 教育系统五大愿景


1.接受教育机会:从学前教育到中等教育的机会,在2020年达致百分百的入学率,也就是人人有书读
人人有书读的概念是绝对受欢迎的,教育机会的确必须扩大到穷乡僻壤,让全国每一个角落的适龄儿童,尤其是原住民的子女享有受教育机会。
华文国民型中学及华文独立中学必须在教育大蓝图得到关注及享有应有地位,然后再衔接新纪元学院、南方大学学院等,让华文教育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统一大学入学资格
2.教育素质:在15年内,取得在国际评估机构的教育素质比较评估中,名列世界前三名。
提升教育素质是全民愿望,并认为这是必需达致的。但是不必过于计较是否排名世界前三,整体教育素质的提升才最重要。
目前以不同的资格进入国立大学的做法,造成学子及社会的疑虑,如能改以统一的入学资格,实为较公平并能加强素质的合理途径。
3.公平:将城乡、社会经济或性别之间教育鸿沟减低百分之五十。
在区域、社会层次及性别之外,族群及原住民的教育鸿沟必须得到关注并处理。政府必须正视年轻学子面对进入本地国立大学的不公平机会的颓丧、无奈及愤懑,政府强调历史背景已经无法取得年轻学子的共鸣。
绩效是公正衡量计
华总不反对为保护弱势群体而设的特别名额,但坚信绩效才是公平及公正的衡量计。
4.团结:让不同社会经济阶层、不同信仰及不同种族学生有交融机会,学习了解、接受及尊重不同意见,分享经验及愿望。
我们可以认同不同宗教与不同阶层的各族学生交往,是国民团结的桥梁之一,政府也有必要推动这种团结活动,支持各源流中小学组织的学生课外活动,达致互相了解和谐的学习环境。
认清多元种族现状
然而,华总深切关注在国民中小学日趋回教化的情况,教育部官员及掌校者必须认清马来西亚的多元宗教信仰、多元种族的现状。为了保持国民团结、容纳各族学生的国民学校特色,尊重不同信仰的生活方式乃国民学校必备条件之一。
5.效率:在现有的教育投资预算中,让学习者取得最大的学习成果。
这些年来,政府对教育投资可与世界富有强国相比美,目前要取得更好地学习成果主要是加强行政效 率。在教育部的管制及各学校行政方面若能改变目前单一种族占据高职的情况,重视并反映我国多元社会、多元种族的国情,在现有的教育投资预算,要提高更佳的 行政效率是可行的。执政者必须下定决心,全力落实效率管理,让学生取得最大的学习成果。


教育大蓝图的十一项转型计划可说是为了达致上述5大愿景而作。其中第一项,提供公平机会,让学生获得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机会。






应取消教育固打制
国家有决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年轻人,在国际舞台表现其竞争力,是十分可喜的措施。不过,具有国际水准的教育机会先决条件是教育必须采取绩效制。
对于多元种族的马来西亚长期以固打制来维护不同种族的受教育权利,往往牺牲了国际水准的指标。教育大蓝图有必要定下取消教育固打制的时间表。
废除小学及初中考试,改以校本评估取代的措施,恐将与第四项计划将教育工作转型为专业的选择,让老师将更关注于自己的核心教学功能有所抵触。校本评估必将增加老师们的文书报告工作。


第二项转型计划是要确保所有学生都精通马来文和英文。
身为马来西亚人,掌握马来文是必要的。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增长,华文已经与英文占同等地位,加上华文也是一部分马来西亚人的语言,华总认为不必等到2025年,政府应立即重视并提升华文地位,协助华文中、小学的发展,取消对60所华文独中的数量限制。


为了让学生精通马来文(和英文),大蓝图定下时间表,让华小学生从四年级采用标准的马来文课 程,提升华小马来文程度与国民学校同等,并准备在2017年取消中学预备班。这种措施必然导致华小增加马来文(及英文)教学时间。基于总学习时间有限,可 能促使华小减少华文教学时间。
以教育理论来说,马来文(及英文)并不是华小的第一语文,华文才是华小第一语文。
非母语的第二语文教学法有异于母语教学法。董教总有必要研究这种措施是否将造成华小变质的严重后果!同时,董教总有必要研究取消预备班对弱势学习者造成的影响。
此外,华总同意课外活动的重要性,但强制要求参与则对一些由于家庭或经济因素而不能参与的学生是个大难题。
课外活动成绩应该是在课业成绩之后额外加分的评估项目,不能成为主要学习成果。



第三项转型计划为培养有价值观的马来西亚人,加强回教教育,道德和公民教育。
道德教育须具世界观
正如华总在916日召开的常年代表大会所通过的提案,我们不反对回教教育成为回教徒的必修科 目,但对于国民学校的行政回教化,扭曲学生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影响年幼学生的信仰取向感到不安。此外,国民学校的道德教育也必须是世俗性的世界价值观 Universal Value)。


第四项将教育工作转型为专业的选择,提高教师的入门槛,改善教师待遇。如果今后当教师的都是排名前30%的大学毕业生,工资又高,相信投身教育界的必然是优秀人才。


第五项转型计划要确保每所学校都有高绩效表现的领导人。教育部与公共服务局必须加强并推行校长的升迁标准和继任的规划流程,提高透明度,公布甄选名单,让教师们心服口服。


对于第六项强化的州及县教育局/署以及学校根据需要制定解决方案的权限与第七项充分利用资讯科 技,以加强马来西亚学习素质等转型计划表示无任欢迎。实际上,华总出版的《马来西亚20年行动方略》极力主张教育部下放权力给各州,规定各州、县教育署或 局的自主权,也允许学校的校本管理及自主权。





须更多照顾乡区学校
针对第八项转型计划改造教育部门传递能力和容量和第九项转型计划与家长、社区和私人机构规模合作,提升学习者的素质,我们认为乡区学校必须得到更多的照顾及支持。



另一方面,华总赞同家长有教育孩子的责任之余,也非常同情那些为三餐辛劳的家长,或受教育不高有所限制的家长们无法抽出时间和孩子一道。政府应该设立社会服务义工部门,给予协助,政府始终是素质教育的提供者。


第十项转型计划务求每一令吉的开销都物有所值,取得最大学习成果。既然强调效率,只有把钱用到关键的地方,才是有效的。


最后,对于大蓝图的第十一项转型计划,政府重申提高透明度,直接对公众问责。从2013年起每年发布蓝图目标的进展情况,那些未能达标的部门(包括部门首长)必须负责,赏罚必须分明。


文:蔡维衍博士 (华总义务总秘书)
(本文曾分两天刊登于南洋商报言论版)




简介
蔡维衍博士是备受国际,包括马来西亚所敬重的时事评论员、经济学者及教育家1943生于中国福建泉州永春县。峇株吧辖华仁中学1961年高二毕业,毕业于柔佛新山日间师范学院。 华小执教过8 年,后来考人国民大学BA(Hons) (UKM),毕业后成为国大的学术人员。后考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硕士MA (Manchester)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博士PhD (UCSB)

曾经担任国民大学经济系副教授。1991年应聘香港岭南大学社会科学系高级讲师。回马后,加入金狮集团,成为中国项目部集团经理。也曾经担任伯乐学院学术总监及执行长。

他也曾任成功礼大学(Berjaya University College of Hospitality副校长;丹斯里李深静基金执行董事; 绿洲国际学院董事;马来西亚KBU万达国际学院院长;曾任马来西亚国家学术鉴定局(LAN)鉴定官员KDU伯乐学院学术总监及执行长。

对华社来说,至今为止,蔡博士的精辟言论还是如暮鼓晨钟一样,让华社获益良多,而其文章也是许多人所期待拜读的。



勇强,
排二到三版,蔡博士照片可以放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