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8, 2011

中共只谈经济 回避人权

美国重拾人权监督发球权?
作者﹕张海山
【正体版】 【打印机版】 【字号】大 中 小



【大纪元2011年06月04日讯】(新纪元周刊记者张海山综合采访报导)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最初立意在于建立美国对中国人权问题的监督机制。然而,多年来一直背离初衷、徒具形式,成了中共政治游戏的障眼法。今年,奥巴马政府罕见密集高调批评中国人权状况,似乎意味此对话机制正在苏醒。

5月9日至10日,中美两国官员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战略经济对话,内容包括人权、贸易、外交和国防,这是奥巴马总统当政以来的第三轮对话,也是第一次有中共军方人士参与的对话,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戴秉国、美国国务卿克林顿、财政部长盖特纳共同主持。

出乎意料地,三年来对中共人权关注不足的奥巴马政府,罕见的密集高调批评北京政府人权纪录不良,令外界关注。

中共只谈经济 回避人权
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会见中共副总理王岐山和国务委员戴秉国时,对中国人权状况表示关注。白宫新闻稿说,奥巴马强调他支持言论、资讯流通自由,以及政治参与权利等普世价值。

国务卿希拉里更罕见地对美国传媒抨击北京打压人权、阻止历史前进的做法是“徒劳无功”。《大西洋月刊》10日发表了对希拉里的专访。此时正值美中两国高级官员在华盛顿举行第三轮经济和战略对话。希拉里在专访中形容中共的人权政策是 “悲惨的”(deplorable),认为北京对于阿拉伯世界的革命很“恐惧”。 她说:“从长久的历史进程可以知道,自律与尊重人权的社会,将更加昌荣、稳定和成功。它们 (指中共当局),害怕了,它们试图阻止历史前进,这是徒劳的,它们办不到的,但是它们想尽量撑久一些。”

在开幕式上,美国副总统拜登说:“我们在人权方面有强烈的分歧,虚假的基础上建立不起真实的关系。因此,我们若有意见不同的地方,务必表达出来。”他并且说:“我们表达了对中国近来发生镇压行动的关注,这其中包括记者、律师、博客作家和艺术家遭到了袭击、逮捕以及失踪的事件。我们再次重申:真正的关系无法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我们在哪些问题上有分歧,重要的一点是要表达出来。”。

北京政府官员不接受奥巴马政府对他们人权纪录的批评,但表达了愿意在经济和安全问题上进一步合作的意愿。中方主持王岐山在接受美国彭博电视台专访时辩称“我不认为像阿拉伯世界那样的革命会发生在中国。”他以中共一贯的腔调称“真正了解中国并不容易,因为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属于东方文化。”同时他还反过来称“美国人民是非常单纯的”。大陆官方媒体则一概回避美方的人权批评,开足马力高调宣称对话“取得了丰硕成果”,显得“度量”很大。

“务虚”对话 玩政治游戏
中国问题专家石藏山指出,由于中方把对话定位为“落实胡锦涛主席1月访美期间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而中共正处于十八大前权力角斗的关键时刻,此时的中美对话实际上已成为胡的一张政治底牌,对话的成果越丰厚,胡在十八大上底气就越足。只要美方不公开翻脸,中方就一定装傻充愣,一厢情愿的为胡的“重大”外交成果造势。

对话结束后,中方称两国公布了一份长长的成果清单,共有7个方面48条,100多项具体成果。据悉,清单开列上至国家副主席访问,下至青年留学计划,几乎无所不有。双方计划将要举行的对话、磋商或会议有几十个之多,在地域上涵盖了亚太、非洲、拉美、中亚、南亚各个方面,在领域上从人们熟悉的商贸、司法到人们不熟悉的打击木材非法采伐、海洋极地,五花八门。

虽然北京官方评论称“中美关系覆盖内容之广、中美交流沟通之频繁几乎让人吃惊”,但也不得不承认“对话只是提纲挈领做出规划,更多的事情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体现、落实和完成。”并含蓄的点出了关键对话机制的重要作用,就是既“务虚”又“务实”,并“通过务虚促进务实”。

摸底对方的过招平台
石藏山认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实际上是个怪胎,美国从没有和其他第三国有过这样的东西。真正的朋友根本不会吵嚷两人的关系有多好,互信的知己也不会用协议与清单来捆绑约束。他指出,对话实际上搭建了一个“虚实”平台,供政治人物在上面玩政治游戏。事实上,中美双方心知肚明,根本上不同的世界观与生命价值观,注定其同床异梦的宿命。但是从商业利益考量,这段相互利用的关系能维持多久,一年一度的对话或许就是双方评估摸底的一大平台。

中共商务部长陈德铭也称:“战略与经济对话是一个学习平台、沟通平台,通过碰撞,两国的政策制订者知道了对方的政策意图是什么,了解了各自政策影响的方向”,“最终确保中美关系沿着‘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轨道前行”等等,多少也是对这种前景莫测的“虚实”关系的官方表达。

建立初衷与监督中国人权有关

海外知名民主人士魏京生曾撰文谈及中美战略及经济对话的由来。据他介绍,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本身起源和中国人权事务有关。

过去,中国的贸易最惠国待遇年年都要在美国国会审议才能通过,十多年前克林顿当政时期把中国升格为永久贸易最惠国,为此,美国国会发生了一场历史上最激烈的大辩论。

克林顿的议案遭到了大部分美国人民的反对。据各家媒体的民意测验,70%左右的美国人反对这个提案。以民主党的白宫和共和党的议会党团为主的一方,对上以中国民运人士、美国工会以及民主党议会党团为主的另一方,两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和国会游说活动。双方僵持不下,被美国媒体评论为自越战以来美国国际问题最激烈的一场争论。

白宫无法通过给与中国永久最惠国待遇的提案,就接受了一个折衷议案,通过了一项法律,由国会建立两个委员会,一个是美中经济与战略委员会(USCC),一个是国会与行政当局对华委员会(CECC),分别负责监督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发展对美国的国家安全的影响,以及中国的人权与法制状况。在中国得到永久的最惠国待遇之后,如果人权状况恶化或者没有进一步的改善,上述委员会可以建议停止执行最惠国待遇。在这个折衷议案的帮助下,克林顿总统勉强通过了永久最惠国待遇的法案。

人权监督机制正在苏醒
据悉,一开始对话是公开、高调的进行,后来转变为私下对话。小布什政府期间,开始了两国之间的战略经济对话,一年两轮。奥巴马2009年上台之后,把战略经济对话规格升级,并变为一年一轮,每轮两天,地点轮流作庄。2009年7月、2010年5月分别在华盛顿、北京开了首轮和第二轮对话,但人权比重越来越弱,似乎能与北京对话下去,就算是给美国选民的一个交代了,所以每次双方都是宣布“成功结束”。

或许是担心国人追溯到对话由来与人权的密切关连,中方一直有意回避中美对话的前世今生。对内文宣只提对话机制是由胡锦涛和奥巴马2009年4月1日在伦敦会晤时一致同意建立的,称之是两国间的定期高层对话机制,讨论包括双边、地区和全球的安全与经济议题等。

魏京生认为,与监督中国人权有着紧密关连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委员会的原动力,在潜伏了多年之后,正在逐渐苏醒。奥巴马政府在前两年只谈经济不谈人权的政策无效之后,也正在考虑发挥战略与经济委员会的法律功能。毕竟,经济和人权,是美国选民关注的前两位的问题,这对明年奥巴马的竞选有极大的帮助。◇

本文转自225期【新纪元周刊】“焦点新闻”栏目
http://mag.epochtimes.com/gb/227/94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