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6, 2009

父母是孩子第一位學習的榜樣

自從生了孩子之後,我好幾次被老婆逼著念育兒的書,在朋友介紹的一大串育兒寶典清單中,不乏教導家長如何訓練出天才兒童的書籍。


而我至今一本育兒書藉都還沒念完,為了不遭評為「不長進」,我都是這樣辯護:「你確定想要讓小孩變成天才?如果他將來在幼稚園下課後,不出去公園和朋友撒野,窩在家裏算微積分、作實驗,你忍心嗎?」我太太開玩笑地說:「我希望他即使每天去公園撒野,但是照樣會算微積分。」


另外一個曾經和太太討論過的議題,是關於小孩應該單獨睡,還是睡在父母的中間?太太提出的正方申論理由是:「美國人都是這樣,你看身邊那些留美回來的朋友,自己的孩子還是小嬰兒,就把他們單獨放一間,買了監聽器,小孩半夜有任何動靜,才過去看。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會比較獨立。」我的反方理由,倒是故意講得衝了點:「那要看你想要養出多麼獨立的小孩,獨立到十八歲之後就自己搬出去,你去找他住,他還跟你收房租,這樣好不好?」


以上的兩件事情,我只是抬槓,希望以批判性的思考,重新檢視許多人認為是正確的事。不過,很有可能,我太太才是對的,至少教婚姻輔導的人,都會說這句:「太太永遠是對的。」這些正反思辯,隨著時間,夫妻倆也會漸漸地把各自的「理念」做融合。


那麼對於教養小孩,沒讀過「經典」的我,有什麼理念呢?我認為只有兩個決定因子,第一就是父母是什麼樣的人?「人」的素質如何,且擁有哪些人格的元素?第二就是小孩子從父母獲得這樣元素的管道暢不暢通?簡單地說,就是爸媽如何把身上的特質傳給下一代。


這讓我想起一個曾在某個醫院見過的國中生,他每隔一陣子就會因為肚子痛而住院,醫師曾經照會了精神科、腸胃科、神經內科、腫瘤科、風濕免疫科,做了許多檢查,甚至包括各種昂貴的影像學檢查,結果都是正常。


但其實醫護團隊已經觀察到這個孩子有酗酒的問題,而且態度傲慢、語氣惡劣,甚至不願意配合醫師。有趣的是,每每等到住院住得差不多,小孩的父親就會出現,請醫師開立診斷書,讓他的孩子去學校請假。


第一次遇到那位父親,發現他對小孩缺的課,還有行為、心理等偏差似乎一點也不在意,他命令醫師開立診斷書的語氣,真的令我們嚇了一跳,因為就和那個孩子的語氣如出一轍。


上班時間從從容容地來到醫院的父親,對於反覆住院的醫藥費毫不吝惜,雖然無從證實,我心中還是產生了一些猜想:
第一,這個老爸應該很有錢,而且是不需要太努力工作就很有錢,也許,他是一個大地主,固定的工作就是收房租。第二,他可能認為成功的定義就是有錢,根據這個定義,他的人生已經成功,不需要繼續努力打拚。第三,他認為只要將來房子交給兒子去收租,那麼這個孩子的人生,可以說現在就已經成功了,何苦努力讀書呢?

這個父親很成功地把他這個人的「元素」──對成功的信念,灌輸給他的孩子。
當然,我這樣的猜想也許全盤皆錯,只因為我對那個小病患印象太差,才對他的老爸產生成見也說不定。但總之,延續我上述的兩點決定因子理論,我能做的,只有問自己是怎樣的人,然後想想哪些特質希望傳承,哪些特質希望就此打住,不要遺害子孫。


思考過後,我發覺上一代有一個特質,我自己身上也有,而且值得傳給孩子們,那就是講積極正面、鼓勵讚美人的話,並且擁有這樣的思考習慣:我的媽媽從小不准孩子在家中講消極的話,舉凡「討厭」、「笨蛋」、「我快死了」都禁止。


同樣地,我的大兒子從小就為我營造的正面話語磁場所環繞,幾次帶他到朋友家,兩歲的他一踏進別人家門的第一句話就是:「阿姨,你們家好漂亮喔。」這樣積極讚美的話,從小孩的口中講來特別窩心,因為是場面話的機會比較小。有一次,我的妹妹在房間梳妝打扮,準備出門,我兒子一見到她就說:「姑姑,你好漂亮喔。」這句話讓她出門時更開心、更有自信。


大兒子滿兩歲之時,老二、老三出生,我發現,他也會去摸弟弟、妹妹的頭,輕輕地對弟妹說:「你好可愛喔。」這樣的模樣,彷彿是我在他小時候常常對他所做的動作的翻版。


大兒子不過兩歲半,我也還是新手爸爸,將來孩子會變成什麼樣,真的還不知道,我只能說,如果那「兩個因子」的理論是對的,那麼我下一步應該做的,第一就是自己不斷求進步,在人生的智慧上不斷提昇,才有好的東西可以傳承。第二就是盡量花時間陪小孩,這樣人生智慧的檔案要下載複製才不會因連線異常而受阻。


往後在親子相處的路上,相信會出現更多難題需要我解決與克服,然而路途中一定有許多收穫等待著我,而我亦期待著……???


本文將於中廣流行網「晨光序曲」節目(楊月娥主持,週一~週五清晨六點~七點)播出,歡迎收聽

http://magazines.sina.com.tw/magazine/article/33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