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3, 2010

韩朝交火20余死伤 美国介入"北方界线"争端难息

韩朝交火20余死伤 美国介入"北方界线"争端难息

2010年11月24日 09: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当地时间23日下午2时34分许,朝鲜向韩国一侧的延坪岛附近发射海岸炮炮弹,其中数枚落在有居民居住的岛上,导致数十栋建筑起火或受损。


当地时间23日下午2时34分许,朝鲜向韩国一侧的延坪岛附近发射海岸炮炮弹,其中数枚落在有居民居住的岛上,导致数十栋建筑起火或受损。

  中新网11月24日电 综合报道,朝鲜与韩国23日在西部争议海域发生炮战,目前已造成韩国2名士兵死亡,20人受伤。韩国宣布进入最高警戒状态,并称是朝鲜率先向延坪岛发射炮弹。朝鲜官方则回应称,是韩国率先向朝鲜领海发炮。这是朝鲜战争结束以来朝韩间最严重的边界冲突事件之一。多国呼吁双方冷静,为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大局着想。

  韩朝互射近300枚炮弹 韩20余人死伤

  据报道,韩国联合参谋本部称,朝鲜于23日下午2时34分至2时55分,3时10分至4时42分,向延坪岛发射了100多至200发海岸炮和榴弹炮,其中数十发落到有居民居住的岛上村落,一些民房和建筑被炮弹击中后起火,引发部分山林着火。

  延坪岛上当时已停电;岛上有1780名居民,他们有的划船离开,有的躲进防空洞。

  朝方炮击造成2名韩国海军士兵死亡,20人受伤,伤者中包括17名士兵和3名平民。

  韩派战机视察 维持最高警戒状态 加强情报监视

  朝方发射炮弹后,延坪岛上的韩国驻军随即以K-9自走炮还击,向朝鲜方向发射约80发炮弹。

  韩国国防部也派遣空军F-16战机飞越延坪岛上空进行视察。

  韩国军方23日下令进入局部挑衅最高应对态势“珍岛狗一号”,启动危机管理体系,加强了全军警戒态势。军方当局24日表示,向白翎岛、延坪岛等西海五岛发布了最高警戒,并继续维持最高应对态势。

  据悉,韩联参和韩美联合司令部把对朝情报监视级别“Watchcon”从第三级上调至第二级。

  目前,在白翎岛和延坪岛附近的朝军海岸炮基地不再发射炮弹,但韩国军方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多情况,加强了警戒态势。

  同时,军方还考虑在白翎岛和延坪岛一带增派无人机和侦察机,以监视朝方动向。

  就炮战开端互相指责 韩国军演或是导火索

  韩朝炮战发生后,韩国方面指责朝鲜对韩发动“挑衅”行为,朝鲜方面则回应称,是韩国率先向朝鲜领海发炮。据朝中社报道,朝鲜军最高司令部说,韩国不顾我们的一再警告,从23日13时起在西海延坪岛附近向朝方领海进行了炮弹射击。对此,朝鲜革命武力采取了强有力的反击。报道还说,今后朝鲜西海上只会存在朝鲜划定的军事分界线。如果南朝鲜侵犯朝方领海,即使是0.001毫米,朝鲜革命武力也将毫不犹豫地进行强硬的军事打击。

  韩联社报道称,作为本月22日至30日韩国“护国军演”的一环,韩国海军当天确实在白翎岛和延坪岛南侧海域进行了炮击训练。联合参谋本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朝鲜当天上午曾向韩方发去通知文,就韩23日上午进行的护国军演表示,若韩方向朝方领海进行射击,朝方决不会坐视。

  不过,联参相关负责人声称,当天上午10点左右进行的炮击训练,是在韩方海域进行。朝方的海岸炮射击显然是非法行为,违反了停战协定。

  韩国青瓦台公报首席秘书洪相杓发表政府声明说,韩方根据交战守则对朝军的挑衅进行了应对射击。声明称决不能容忍对居民进行的无端袭击,朝鲜当局应就此事负起应负的责任。

  朝鲜此次炮击韩国的地点延坪岛位于西海(中国称黄海)韩朝“北方界线”附近,双方对此岛归属有争议,曾爆发海上军事冲突。目前,该岛在韩国仁川广域市瓮津郡的实际管辖下。

  韩国将争端提交联合国 国际社会呼吁克制

  韩国外交部有关负责人当天表示,目前同联合国商讨朝鲜发起的这次挑衅行为。外交部将同有关国家进行合作,研究朝鲜的该行为是否违反《联合国宪章》,并考虑是否将此问题提交联合国。法国外交官表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将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此事。

  朝韩互射炮弹事件发生后,多国纷纷做出表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当天发表声明,对韩朝炮战导致朝鲜半岛紧张局势升级深表关切,并呼吁双方立即保持克制。

  潘基文23日在声明中指出,本次袭击是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事件之一。他强调,任何分歧都应当通过和平手段及对话加以解决。他已就此事向安理会主席表达了最高程度的关切。

  潘基文同时对本次事件造成的生命损失感到遗憾,并向遇难者及其家人表示同情。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3日在例行记者会对朝韩交火一事“表示关注”,希望有关各方多做有利于半岛和平稳定的事情。

  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多国外长对炮击事件表示谴责,呼吁停止任何敌对行为,表示不希望看到朝鲜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

http://www.chinanews.com.cn/gj/2010/11-24/267708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