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November 23, 2010

别混淆了郑和与郑成功

历史杂谈

别混淆了郑和与郑成功


说到“中国的大航海”好像没有太多可炫耀的辉煌历史,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可以算是填补了华夏民族征服海洋探索大陆的空白,和古代那些弹丸岛国的“被航海”历史相比,大陆的先民们略显保守,因为地大物博的锦绣中华足以养活这条东方巨龙,郑和的出现,肩负着彰显国威的使命,中国的大航海时代也开始了。


之所以把这两人放在一起说,是想普及一下最基本的历史文化知识,在百度上搜索一下“郑成功与郑和”,你就会发现有多少人在问


“郑成功是郑和么?”“他们有血缘关系么?”……看似最基本的常识,却有很多旅游界人士也同样张冠李戴,比如什么三保庙里的郑成功像、郑和抗击红毛贼等等。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年的《中国国家地理》东北专辑中的介绍,很多国人在俄罗斯口岸城市旅游,争相与俄罗斯“民族英雄”雕像合影,殊不知那是与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瑷珲条约》的穆拉维约夫,是多么的令人可悲!同样在海外很多中国的民族英雄雕像前,也有很多国人糊里糊涂,信口开河,这里进行些必要的介绍。


郑和(1371-1433)本名姓马,回族,云南人,小名三宝。郑和的祖父和父亲,曾从海路到过伊斯兰教圣地天方。家庭的熏陶,使他从小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来,他入宫当宦官,被派到燕王府当差。靖难之役中,他随朱棣冲锋陷阵,屡立奇功。明成祖即位后,提拔他在宫内做官,赐姓郑。


郑成功(1624-1662)是名震中外的民族英雄。他生活在距我们三百多年前的明末清初。其父为海盗出身的南明将领郑芝龙,母为日本人田川氏。南明永历帝封他为“延平郡王”。他率领中国人打败了强占中国台湾宝岛的苛兰人,把台湾建设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先来介绍民族英雄郑成功


郑成功父亲郑芝龙为海商及海盗之首领,于中国东南沿海及日本、台湾、菲律宾等海域拥有极大势力。郑成功六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受大明朝廷招安任官之后,郑成功才被接回泉州府南安县。


永历十五年,郑成功亲率将士二万五千、战船数百艘,自金门料罗湾出发,经澎湖,向台湾进军。荷兰于台湾拥有两大防御要塞,一为位于大员的热兰遮城,二为位于台江内陆赤崁地方的普罗民遮城。


郑成功攻下“热兰遮城”,顺利将荷兰人驱逐出台湾,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汉人政权。郑氏同时也将该城改为“安平城”,这就是现今“安平古堡”这个名称的由来。郑氏王朝三代统治者均驻居此城,故又叫“王城”。


混淆郑成功与郑和的几种错误认识


说到这里也该讲讲比他大200多岁的三宝公郑和啦,有细心的网友曾做过比较,如下:


错误认识一:郑成功下西洋,郑和收复台湾?


很显然同样姓郑,容易混淆,从时间上来看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相距几百年之久,因此不能将两人的历史事件弄反了,虽是看起来不起眼,但是认清历史是很重要的。这个错误好在错的人很少,可是还是存在,所以要引起重视。


错误认识二:郑成功和郑和有没有血缘关系?


同样的,和上面的错误一样,同样都是姓郑,并且也发生了重大历史事件,看上去时间相差好象并不太远,如果算算他们相差200多年,当然也不否认是不是祖辈关系,可是郑和是个宦官,是个太监他无法繁殖后代,除非他能进行细胞分裂繁衍后代,当然那是不可能的。


错误认识三:郑和就是郑成功?


虽说和上面也有相同之处,但还是有必要提一下。郑和是明成祖朱棣最信任的太监,是明朝前期的人,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人类远航的历史,但这是为了扬国威于海外的外交行为,且耗资巨大给国家的财政带来极大的负担,因此郑和之后中国就再也没有此类壮举了。由于郑和的出访给许多国家带去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以及贵族喜爱的奢侈品,因此在许多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被称为三宝公。


今天在马六甲,郑和的像一共有三座


第一座在马六甲苏丹皇宫博物院内,雕刻的是郑和谒见马六甲苏丹时的情景,人物取跪姿,身穿绘有龙图的袍服,此塑像展出后,引起当地华社争议,大多认为跪姿塑像可能不符合史实,2003年初,一中国官员前来访问,参观苏丹皇宫博物院时笑言“穿着龙袍可是要杀头的”。


当时中国明朝国力强大,郑和代表明永乐帝授苏丹印信,苏丹接受印信并成为中国的属国,并派遣使者跟随郑和船队到中国来朝贡,此后更有中国公主来嫁,两国通婚的纪录,因而跪像不能反映当时两方交往的实际情况。当然,明代后期以及后来接续的清廷自动放弃海权,以禁海取代开放,自绝于海洋,架空了我宗主国的地位,使我海外华人失去母国照料,地位降低也是事实。


第二座郑和像在宝山亭院内,高一米左右,较小。宝山亭里有三宝殿,据说是特别为郑和而建立的,不过宝山亭中供奉的乃是当地神大伯公,并非郑和,郑和为穆斯林信徒,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自然不能接受香火。


第三座是一尊高九公尺的郑和石像,本来希望能置放在三宝山,但翌年郑和石像雕好运抵马六甲后,却由于种种原因(有说郑和为穆斯林信徒,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不被允许安置在三宝山或宝山亭内,石像只能寄放在一家华人公司的空地上,一放就是十年,现在,郑和像放在荷兰城的郑和纪念馆前。



最后附上“郑和七下西洋图”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从南京龙江港启航,经太仓出海,永乐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国。第一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800人。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发,到达文莱、泰国、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锡兰山迎请佛牙,随船带回,永乐七年夏(1409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000人。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1409年10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


永乐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航行东非麻林迪,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国。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人。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永乐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国。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浪静”,中道返回,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国。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宝船从龙江关出水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郑和因劳累过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监王景弘率领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来源:地理论坛 查看原始帖 发帖者:a_song 编辑:李琳)

http://e.dili360.com/ezhoukan/008/206.shtml


XXXXXXXXXX